“五一”人員流動將致新冠疫情反彈?專家解讀 每日看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春節(jié)以來第一個小長假,“五一”假期人們出行出游需求大增。與此同時,中國疾控中心公布的各省份報告數據顯示,最近兩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分別升高至1.4%與1.3%。此前三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一直維持在1%以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疾控中心還介紹,全國哨點醫(yī)院流感樣病例新冠病毒陽性率自12月25日前后達到高峰后持續(xù)下降,2023年第7周(2月13日-19日)新冠病毒陽性率下降至3.4%后小幅反彈(第8周新冠病毒陽性率為5.1%);第9-11周新冠病毒陽性率持續(xù)下降(陽性率分別為3.8%、2.7%、1.9%),第12-13周(陽性率分別為2.3%、2.6%)略有反彈,第14周(4月3日-9日)新冠病毒陽性率與前一周持平(2.6%)。
對此,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yī)師李侗曾向界面新聞介紹,考慮到“五一”假期人群流動、聚集情況,新冠感染的風險會高一些,尤其是對于此前并未感染過新冠的人群。然而對于已經“陽”過的人群來說,中和抗體仍然還具有保護作用,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
病毒學家常榮山告訴界面新聞,“五一”假期的人群流動雖然會增加新冠感染風險,但不會造成感染率顯著上升,假期出現新冠感染高峰的風險較低,公眾做好個人防護可以放心出行旅游。
第一波疫情產生的抗體還能保護多久?李侗曾表示,抗體的保護時間因人而異,也取決于病毒變異情況,目前并不能下定論。但是近期病毒并沒有發(fā)生太明顯的變異,所以在第一波高峰過去4個月的情況下,中和抗體仍然具有足夠的保護作用,短期內不會產生第二波感染高峰。
常榮山介紹,從國內情況看,至少70%的人群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據國外回溯研究,自然感染形成的中和抗體保護時間在6個月左右,所以在今年10月份以前,應該不會出現所謂的第二波感染高峰。但新冠病毒仍然沒有消失,對于剩下的30%未感染新冠人群來說,可能會在病毒不斷傳播過程中陸陸續(xù)續(xù)被感染。
常榮山表示,未來出現全國范圍感染高峰的可能性小,疫情可能在局部地區(qū)、部分人群中出現,走勢會類似于流感,但是新冠爆發(fā)并沒有季節(jié)性規(guī)律。如果出現第二波高峰,那么“首當其沖”就是此前從未被感染的人群,此外,免疫水平低下的人群也更易被二次感染。他表示,二次感染的癥狀不一定會加強,但對于有嚴重基礎疾病的人群,再次感染的癥狀則有可能比第一次加重。
新冠病毒是否會流感化?4月20日下午,國家傳染病醫(yī)學中心(上海)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一個公開論壇上表示,如果不發(fā)生特殊情況,新冠病毒會越來越像已有的冠狀病毒,一直會存在下去,但存在感沒那么強,“它最終是否會流感化,還取決于它后期變異的特征。”
張文宏指出,數據顯示,如果新冠病毒發(fā)生變異,6個月后會慢慢出現二次感染,一般規(guī)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變異有效突破了人體為對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會形成感染高峰。為應對新冠二次感染,需關注脆弱人群,不斷地監(jiān)測、預警,做好藥物儲備,對任何變異株的到來做出快速反應。
為了補齊免疫水平差距,4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fā)《應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種工作方案》(簡稱《方案》),要求未感染的目標人群按照既定免疫程序及其時間間隔要求完成后續(xù)劑次疫苗接種。
李侗曾介紹,《方案》目標人群包括未感染且未完成基礎免疫和加強針的人群,以及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群。這是考慮到僅僅是基礎免疫或者自然感染,中和抗體的保護水平都是不夠的,將時間間隔縮短至3個月,也是基于提高抗體水平的目的。
常榮山介紹,自然感染產生的中和抗體一般可以保護3-6個月,在3個月內保護效果是比較好的,3個月后開始下降。我國第一波感染高峰后,抗體陽性率很高,形成了較高的免疫屏障,對于已經被感染過的人有很好地保護作用,短期內不會出現二次感染。但對于有免疫缺陷的人群,可以考慮將加強針之間的時間間隔縮短至3個月,身體健康人群則無縮短的必要。
在常榮山看來,隨著人們生活恢復常態(tài)化、對新冠病毒逐漸習慣,接種疫苗的意愿會逐漸降低,這是一個必然趨勢。
“現在只有黏膜免疫疫苗能夠通過在鼻腔、口腔、眼睛黏膜產生免疫,阻擋被感染,其他疫苗都做不到防止感染,但目前還并沒有成熟的黏膜免疫疫苗。只有開發(fā)出有效的、廣譜的、長效的鼻腔疫苗、鼻噴疫苗,取代體液免疫的肌肉注射的疫苗,疫苗接種意愿才有可能上升?!背s山說。
但他也表示,盡管疫苗接種意愿下降,對未來疫情防控的影響也十分有限。新冠病毒變異株的致病力已經大幅下降,即使發(fā)生疫情,住院率和死亡率都有所降低。對于大多數無基礎疾病的人群來說,自然感染形成的中和抗體,保護效力和接種疫苗的差別并不大。
來源:界面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4
- “五一”人員流動將致新冠疫情反彈?專家解2023-04-22
- 涉嫌嚴重違法!常州市金壇第一中學總務處原2023-04-22
- 駱仁童老師|無錫某交通企業(yè)《企業(yè)數字化轉2023-04-22
- 國王遇到大麻煩了?球隊的板凳超級得分手被2023-04-22
- 復旦張江(01349.HK):4月21日南向資金增2023-04-22
- 大連:一季度國內招商引資729.4億元 天天2023-04-22
- 全球信息:防輻射衣服怎么選_防輻射服如何挑2023-04-22
- 萬壽園公墓地點_萬壽園公墓|世界速看料2023-04-22
- 風電每日報 | 3分鐘·縱覽風電事?。?月22023-04-22
- 環(huán)球熱消息:含塔筒最低2023元/kW!中車株2023-04-22
- 光伏每日報,眾覽光伏天下事!【2023年4月22023-04-22
- 中核集團4GW光伏組件項目定標!協鑫、晶科2023-04-22
- 天天快資訊:招標 | 5.25GW!三峽集團全2023-04-22
- 美國環(huán)保局準備起草新規(guī)限制發(fā)電廠污染物排2023-04-22
- 每日訊息!特斯拉在300萬美元索賠案勝訴,洛2023-04-22
- Alphabet首席執(zhí)行官2022年總薪酬2.26億美元2023-04-22
- 江蘇常熟市在編公務員事業(yè)人員及國資單位人2023-04-22
- 烏國家油氣公司與雪佛龍等美國能源巨頭會談2023-04-22
- 每日速遞:健友股份04月21日獲滬股通增持7.2023-04-22
- 子長縣財政局|焦點消息2023-04-22
- 硬核科技論 | 別被洗腦!CDC從來都不是電2023-04-22
- 快報:年輕人最好的活法:消費低配,思維高2023-04-22
- 中國全力印鈔,國人瘋狂存款,存款是普通人2023-04-22
- 最新:建設銀行大額存單來了,3年利息很高2023-04-22
- 一周355只個股突破一年新高_環(huán)球微動態(tài)2023-04-22
- 中科星圖:4月21日融資凈買入611.97萬元,2023-04-22
- 亞輝龍:4月21日融資買入1319.7萬元,融資2023-04-22
- 視訊!孚能科技:4月21日融券凈賣出1.67萬2023-04-22
- 天天快報!今年一季度長沙物業(yè)紅黑榜公布,92023-04-22
- 化解沖突,展現對話協商的力量(寰宇平)2023-04-22